领导带队“月必查” ,以点带面促整改

发布日期:2024-11-01 15:35:49 来源:中国煤炭报  作者 :

9月11日晚,陕西省榆林市政府领导带领该市能源局、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等有关部门,对神木市孙家岔镇刘石畔村阴湾煤矿有限公司进行了“四不两直”安全检查。

“对于检查出的问题,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五落实’要求抓好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报属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验收。涉及行政处罚事项经市能源局法制审核后予以处置。”9月12日,在全市煤矿和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上,市政府领导针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

这样前一天晚上由市政府领导带队深入煤矿井下检查,次日召开全市煤矿和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已成为常态,每月开展一次。今年以来,该市已经开展了市政府领导带队下井检查18矿次,召开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议9次,推动落实重点安全工作事项20余项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建立起了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坚持每月必查,领导带队下井

“煤矿产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企业数量众多,我市始终高度重视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自2019年以来,市政府领导就定期深入煤矿井下生产一线开展安全检查与督导工作。”榆林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折晓云说:“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我市于2023年9月正式出台了《榆林市安全生产“月必查”制度》,要求市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根据辖区安全生产形势,对高风险点进行实地检查;分管领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要求,对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每月至少亲自带队实地检查一次。

“市政府领导每次检查都是先看图纸了解基本情况,然后带着图纸下井检查,从检查矿泉水、饼干等应急物资有没有过期这些细节问题,到掘进面通风、防尘、防火、防瓦斯、探放水等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大面积悬顶治理等关键点都要详细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在第二天的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上提出整改要求,对上月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进展情况进行核查跟进,同时通过检查的点上的问题对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分析研判,并作出全局性安排部署。”折晓云说

“这张落实情况表里面记录了今年以来市政府领导每个月带队下井检查的时间、煤矿企业、问题数量以及是否整改等情况。”该市能源局安监科科长孙永慧拿出一沓管理台账填报表说:“在市政府领导的带动下,各产煤县市区领导也积极深入一线检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截至8月底,各县市区领导累计带队下井检查煤矿138矿次,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321次。”历次煤矿和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确定事项督办销号管理台账填报表,清晰地能够看到每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整改要求,记录了每次推进会的督办事项、责任单位以及整改要求等。

截至8月底,该市结合“月必查”共开展煤矿安全检查1571矿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7531条,罚款5911.8万元。

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长效机制

该市通过市政府领导带队“月必查”和每月的“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议确定事项”,推进重点工作。“市政府领导在历次的检查中发现,煤矿企业员工考核制度不健全、班组管理不到位是导致零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煤矿在员工安全管理方面缺少关键抓手,为此提出了将安全工作与全员收入挂钩,全面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结构工资。”该市能源局副局长高荣说。

2023年9月,该市能源局结合《榆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在全市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安全结构工资的意见(试行)的通知》,将煤矿安全结构工资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管范围,作为“月安全生产推进会”重要议题。“结构性工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根据管理层级合理确定员工安全结构工资挂钩比例,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和领导原则上不低于除当年陕西省最低标准工资外收入的40%,普通员工原则上不低于30%,进行安全考核,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孙永慧说:“为了确保结构化工资制度的有效实施,我们正逐步为民营企业建立员工工作任务清单。员工每日领取任务清单,并在当日下班后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交任务清单完成情况,最后由安全管理部门将每位员工每日工作完成情况录入到该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信息化系统,实现对每位员工月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安全考核。”截至目前,该市共有158处生产矿井已实行安全结构工资。

“2021年‘7·15’榆林市榆阳区郝家梁矿业有限公司溃水溃沙事故是全市首次依据《刑法修正案(十一)》追究企业实际控制人刑事责任的案例,而在煤矿领域,还没出台专门针对企业实际控制人及法人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的相关规定,”高荣说“通过市政府领导带队检查,针对民营煤矿企业长期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也得以解决,我市于今年5月印发了《榆林市民营煤矿实际控制人(非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试行)》,强化煤矿实际控制人的安全生产责任。”该市通过将各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法人和矿长通过媒体每年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倒逼其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该市还明确要求,在节假日、汛期等特殊时段,煤矿企业实际控制人、法人、矿长须至少有一人在企业现场值班值守,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

折晓云说:“通过市政府领导常态化带队检查,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先后印发了《榆林市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标准(试行)》《榆林市出入井双人双检双登记制度(试行)》《榆林市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浴室吊篮火灾事故后,我们制定了《榆林市煤矿企业安全消防联合检查制度》,明确了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与消防救援机构开展煤矿企业联合检查工作的启动机制、主要内容及处置原则等相关细节,完善了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地面+井下’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今年3月还印发了《榆林市煤矿企业联建楼吸烟室设置标准》,目前各煤矿企业在联建楼等特定地点设置专用吸烟室,禁止在吸烟区外的其他区域吸烟等等.......通过市政府领导的一线检查,真正做到以问题为导向,在风险管控、隐患整治、能力提升等方面为煤矿企业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落实,提升安全质效

榆阳区作为榆林市的主产煤区,严格落实“月必查”制度,每月对辖区内煤矿进行安全检查。截至8月底,该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累计深入煤矿井下检查61次,召开安全生产推进会议51次。

神树畔煤矿安全副总工程师芦伟向记者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安全监管人员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当遇到设备检修不达标、未按规定措施施工,或发生冒顶、透水等危及安全的情况时,安全监管人员可以立即叫停生产作业并提出整改要求。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安全管理人员的权威性,也使其能够从以往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全力投入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此外,榆阳区开发并推广了微信学习小程序,企业员工可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参与线上答题等形式进行安全培训,通过积分系统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并实施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励员工自觉提升安全素养。

神树畔煤矿长期以来一直实施安全生产工资考核制度。在结构性工资制度出台后,该煤矿对现有考核体系进行了修订与完善。通过制定《综合绩效考核制度》《综合绩效考核方案》《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等制度,增加安全生产的正向激励措施、引入信息化风险管控系统,推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也为企业落实结构性工资考核提供了依据。

“负激励措施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但如果过度关注罚款,会导致负面影响。因此,为引导员工更加积极整改问题隐患和提升安全生产措施,我们加入了正向激励机制,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质效。”神树畔煤矿矿长马东升介绍道:“2024年8月22日,标准化办公室、安全管理部、机电运输部等部门的5名员工在月末隐患排查工作中发现了矿井安全生产相关的重大问题,我们根据《神树畔煤矿安全奖惩制度》对每人奖励了1000元。”

永乐煤矿矿长韦征表示,该煤矿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永乐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结构工资考核办法》,将每日一题、危险源辨识以及安全隐患整改等工作内容纳入安全结构工资考核体系中,以此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地。针对检查提出的巷道工作面整改要求,该煤矿已暂停一个工作面作业,开展巷道挂网支护工程。在出入井管理方面,该煤矿对高血压、高龄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监控、重点检测,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今年下半年,我们将主动停产,对大巷的运输系统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维修升级,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韦征说。